- 脉冲宽度:控制熔池的热量输入。较窄的脉冲宽度适用于薄板焊接,可减少热影响区;较宽的脉冲宽度适用于厚板焊接,以保证熔透。

三、焊接操作技巧

1. 引弧

- 高频引弧:启动高频引弧装置,在钨极与焊件接近但不接触时产生电弧。引弧后,迅速将钨极移至合适的焊接位置。

- 接触引弧:将钨极轻轻接触焊件,然后迅速提起一定距离(约2 - 4mm)产生电弧。但这种方法容易磨损钨极,使用时要控制好提起的距离和力度。

2. 运枪

- 保持焊枪稳定:焊接过程中,要保持焊枪的角度和位置稳定,使电弧集中在焊接部位。一般钨极伸出长度为3 - 8mm,与焊件的夹角为70° - 80°。

- 均匀送丝:如果是自动送丝,要确保送丝速度均匀;如果是手工送丝,送丝要平稳、连续,避免送丝过快或过慢导致焊接缺陷。

- 焊接速度:根据焊件的厚度和材质调整焊接速度。较厚的焊件焊接速度可稍慢一些,以保证熔透;较薄的焊件焊接速度应快一些,防止烧穿。

3. 收弧

- 焊接结束时,要逐渐减小焊接电流,填满弧坑后再熄灭电弧。有些焊机有专门的收弧功能,可以设置收弧电流衰减时间等参数,以保证焊缝质量。

四、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
1. 观察电弧和熔池

- 密切观察电弧的状态,如电弧的长度、颜色、稳定性等。电弧过长或不稳定可能表示焊接参数不合适或操作不当。

- 同时观察熔池的状态,包括熔池的大小、形状、流动性等。根据熔池的变化及时调整焊接参数和操作手法。

2. 防止缺陷

- 注意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、夹渣、咬边、烧穿等缺陷。控制好焊接电流、电压、送丝速度和焊接速度等参数,保持焊枪和焊件的相对位置稳定。

五、焊后处理技巧

1. 清理焊件

- 焊接完成后,及时清理焊件表面的熔渣、飞溅物等杂质。可以使用钢丝刷、砂轮机等工具进行清理。

2. 检查焊缝质量

- 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,查看是否有气孔、夹渣、裂纹等缺陷。如有必要,可进行无损检测,如X射线检测、超声波检测等,以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